南極冒險者的歷史故事

f:id:titioya:20150802121549j:plain

極寒之地的探險歷史

地球上的六大洲之一,人類開發最少的大陸。

無庸置疑,那就是南極。

除了各國研究機構的基地駐有研究員外,幾乎沒有其他遊客會造訪的秘境中的秘境。這是地球上最後的邊疆。

南極的歷史就是一部充滿探險家冒險生涯的歷史。

本次我們將探討極度寒冷的南極歷史。

 

未知大陸的預言

f:id:titioya:20150802121824j:plain

南方的未知大陸

從古希臘時代開始,古代哲學家和科學家就一直預言遙遠南方的陸地存在。

這不僅僅是傳聞,而是一種預言:

“北極和南極應該有著同樣大小的陸地,以維持這個世界的平衡。”

1473年,葡萄牙探險家洛佩斯·貢薩爾首次橫越赤道,歐洲人第一次意識到他們其實居住在相對北方。

這激起了一個問題,是不是往南還有更大的陸地存在?於是,人們開始猜測南方是否存在著未知大陸。

隨後在1487年,巴爾托洛梅烏·迪亞斯達成維多利亞角的探險。1520年,麥哲倫環繞瑪姬爾南海道完成航行。這證明了南方的未知大陸和非洲及南美大陸並未相連,於是歐洲人開始稱這塊尚未見過的南方大陸為”Antártida”。

 

向南前進

澳大利亞的發現可追溯至1606年,由西班牙的佩德羅·費爾南德斯·德·基羅斯完成(存在不同說法)。

隨後在1642年,荷蘭的阿貝爾·塔斯曼發現了塔斯馬尼亞海峽。塔斯曼繼續向南前進,雖然達到了被冰封的海域,但未能踏足南極大陸。

1774年,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探索南極圈,雖然達到南緯60度線,但無法前進,他得出結論:”即使在這之後有大陸存在,也將被冰雪封閉,無法進入,而且在經濟價值方面毫無意義。”

 

南極大陸的發現

f:id:titioya:20150807165305j:plain

南極大陸的發現可以追溯到1820年。

然而,關於誰是第一位發現者仍存在爭議,尚未確定。由於在幾天到幾個月之間由多人發現,因此不太清楚誰是第一位。

第一候選人是俄羅斯帝國海軍的軍人貝林斯豪森。

f:id:titioya:20150807172151j:plain

 

第二候選人是英國海軍的軍人愛德華·布蘭斯菲爾德。

第三候選人是美國的海豹漁夫納撒尼爾·帕爾默。

f:id:titioya:20150807172555j:plain

貝林斯豪森從南非接近,於1820年1月28日抵達芬布爾冰川。

1月30日,布蘭斯菲爾德抵達了特里尼蒂半島的大西洋一側。

帕爾默則在1820年11月抵達特里尼蒂半島的南部。

日期是否確實準確?

他們抵達的地方是否真的是”大陸”,而不僅僅是島嶼或冰川?

這些問題都不太清楚,因此可能一直存在爭議。

 

首次登陸南極

據說首次登陸南極的人是美國水手約翰·戴維斯(John Davis),這發生在1821年2月7日。

然而,關於這一點也存在異論。人們爭論的焦點在於他是否真正登陸在大陸上。但我個人認為,既然他已經到達那裡,就算是島嶼也沒關係…

此後,許多探險家紛紛登陸南極大陸的各個地區。

在1821年12月,前面提到的海豹漁夫納撒尼爾·帕爾默登陸南極半島。

在1823年,英國水手詹姆斯·韋德爾(James Weddell)抵達韋德爾海。

1840年,美國海軍的查爾斯·韋克斯(Charles Wilkes)發現了韋克斯島。

1853年,美國漁夫墨卡托·庫珀(Mercator Cooper)抵達了維多利亞大陸東南極地區。

雖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探險,但由於地點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我們就簡略提及這些。

大南極探索時代

f:id:titioya:20090528030319j:plain

 

自19世紀末開始,人們進入了大南極探險時代,但最初的動機可以追溯到英國的約翰·默里爵士(John Murray)在皇家地理學會中提出”為了了解南極的地理狀況,需要進行有組織的探險”,這樣的學術要求涉及地理學、氣象學等領域。

此外,有一些冒險愛好者被激發,他們渴望參與這項”人類尚未達成的偉大成就”,開始領導這一計劃,逐漸獲得了國家的支持。

他們宣揚南極大陸的主權主張,以及冒險者和英勇的探險家們的探險事跡,大大提高了國家威望和民族主義情感。

總共有來自10個國家的17支探險隊被派往南極,以下是其中一些探險的概要。

比利時南極遠征隊(1897-1899)

f:id:titioya:20150808102957j:plain

率先探索南極的機會由比利時首先抓住。

比利時海軍軍官阿德里安·德·格拉什(Adrien de Gerlache)帶領地理學家等夥伴,致力於創建精確的南極地圖。然而,比利時政府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大部分經費都是他們自力籌措的。

f:id:titioya:20150808103405j:plain

格拉什隊成為世界上首支成功在南極越冬的隊伍,他們記錄了一整年的氣象數據。此外,該隊達到了南緯71度30分的位置,並且發現了一個新的海峽,被命名為格拉什海峽。

 

英國南十字星遠征(1898-1900)f:id:titioya:20150808105130j:plain

南十字星遠征是英國首次派出的一支探險隊,後來成為了前往南極點的斯科特隊等多支隊伍的先行者。

隊長卡斯滕·博爾克格萊文克(Carsten Borchgrevink)的父親是挪威人,他自己也在挪威出生。該隊的成員大多來自其他國家,因此被視為”非英國人的隊伍”,這對籌措資金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f:id:titioya:20150808115722j:plain

大部分資金來自雜誌出版商喬治·紐內斯勳爵(Lord George Newnes),他提出的條件是”必須懸掛英國國旗前進”。

博爾克格萊文克隊首次攜帶雪橇和狗隻進行探險,他們在羅斯海海岸的亞德爾角(Cape Adare)越冬。在這個地方,他們進行了多項科學實驗。

然而,他們帶回的數據量遠遠少於預期,並且並未取得顯著的成就,因此很快被遺忘。

 

英國發現遠征(1901-1904)

f:id:titioya:20150808111129j:plain

這次遠征是由英國皇家學會和皇家地理學會組織的”英國首次正式遠征”,其目的是”了解南極的自然環境、狀態和範圍”,以及”研究南緯40度以南的地磁場,進行氣象學、海洋學、地質學、生物學和物理學的調查和研究”。

在這個時候,到達南極點還不是最終目標,由羅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歐內斯特·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等領導的探險隊在為期四年的遠征中取得了重大的地質學、動物學和地理學成就。

f:id:titioya:20150808115812j:plain

儘管在這次遠征中使用了狗拉雪橇和滑雪,但熟練的人數有限。由於斯科特本人更傾向於人力運輸,並輕視了在雪地上高效移動的技術,這對後來斯科特隊的悲劇產生了影響。

 

法國夏爾科遠征(1903-1905)

f:id:titioya:20150808114212j:plain

法國在南極的探險方面有著兩次的紀錄。

第一次是在1772年,由布列塔尼地區的探險家伊夫·約瑟夫·德·克爾烏雷納特勒馬萊克(Yves-Joseph de Kerguelen-Tremarec)在路易15世統治時期進行的探險。

第二次是在1837年到1840年期間,由朱爾·迪·蒙第尔维尔(Jules Dumont d’Urville)進行的南半球探險。

在第二次探險中,蒙第尔维尔靠近南極大陸沿岸約4公里處,進行了動物樣本的採集等工作,但未能實現在大陸上陸。

第三次探險的隊長是讓-巴蒂斯特·夏爾科(Jean-Baptiste Charcot)。

 

f:id:titioya:20150808115623j:plain

該隊在南極半島沿岸航行,並以探險家約翰·比斯科(John Biscoe)的名字命名了比斯科半島和比斯科灣。

此外,他們探索了尚未抵達的海岸,並以法國總統艾米爾·吕贝的名字命名了吕贝海岸。

 

英國尼莫德遠征(1907-1909)

f:id:titioya:20150808121314j:plain

來自愛爾蘭的冒險家厄內斯特·沙克爾頓曾參加史考特隊的探險遠征,他是一名天生的冒險家,回國後自行籌集資金組織了一支遠征隊。於1907年,他真的啟程前往南極遠征。

 

f:id:titioya:20150808122305j:plain

沙克爾頓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達到”南極點”。

由於資金匱乏,隊伍中也缺乏經驗,因此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然而,他們在當時最南端的位置,南緯88度23分(距離南極點還有180公里)處宣布了英國的主權。

此外,沙克爾頓所採用的運輸方式,結合了馬、汽車和狗拉雪橇,被視為革新,後來的史考特隊也效仿了沙克爾頓隊的方法。

回國後,沙克爾頓成為了大眾英雄,並獲得了由國王授予的爵位。

 

日本·白瀬探險隊遠征(1910-1912)
f:id:titioya:20150808123446j:plain

首次向南極派遣探險隊的非歐洲國家是日本,隊長是陸軍軍人·白瀨轟。

自幼志願成為探險家,並夢想著達到北極點,首先於1893年參加了千島列島的探險活動。隨後參加了日俄戰爭,但在1909年,他的夢想達到北極點已被美國人羅伯特·皮爾利實現。

 

f:id:titioya:20150808123836j:plain

因此,白瀨決定參加競爭,以達到南極點。

1910年11月,他搭乘開南丸前往南極,但在途中,大部分的狗隻死亡,而隊員之間的摩擦也屢次發生。在1911年2月,他嘗試抵達南極大陸,但面臨到達的危險,因為遭遇到冰封的障礙,因此返回悉尼。隨後在11月,他再次啟航前往南極,並於1912年1月26日登陸,但那時阿姆斯特朗隊已經抵達南極點。

登陸後,白瀨隊重新登陸克吉拉灣,但已經放棄了抵達南極點的計劃,將南緯80度5分·西經165度37分稱為“大和雪原”,並宣告日本的主權,然後返回國內。

然而,後來發現那個地方實際上不是大陸,而僅僅是浮冰,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放棄了主權宣言,因此宣告的主權自此無效。

挪威阿姆登隊南極遠征(1910-1912)

f:id:titioya:20150808130143j:plain

1910年至1912年,挑戰南極點的第一位探險者是著名的挪威羅爾·阿姆登隊。

最初,阿姆登的目標是北極點,並且得到了瑞典-挪威國王的贊助,這是基於地理上的接近以及國家的經濟和軍事考量,這似乎是一個合理的計劃。

然而,正當他們在籌集資金、計劃和人員方面為北極點的探險做準備時,卻傳來了美國探險家庫克和皮爾的北極點到達的消息,這使得阿姆登不得不重新考慮計劃。但是,如果他們公開宣布計劃改為南極點,可能會引起反對聲音,特別是關於資金來源的問題。因此,他們決定欺騙地說”在前往北極之前,我們將首先停留在南極”,然後啟程前往南極。甚至隊伍的成員都不知道目的地實際上是南極。

 

f:id:titioya:20150808130923j:plain

在首個季節,他們在鯨灣建立了一個基地營地,以進行攻擊準備,確保食物和燃料供應,然後從1911年9月開始,他們駕駛著狗拉雪橇前往南極點。

阿姆登的挪威隊員精通滑雪和狗拉雪橇的技巧,他們紛紛表示”為什麼英國人不喜歡狗呢?”。狗在雪地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人類和狗自己的食物來源,因此非常實用。

阿姆登的隊伍在旅途中不得不吃掉受傷的狗,繼續著艱苦的探險之旅,最終在1911年12月14日抵達南極點附近。他們將這個地方命名為”哈康七世國王高原”,並在那裡豎立了挪威國旗。

在1912年1月30日,他們撤離了鯨灣,並於3月7日登陸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當他們確認斯科特的隊伍還沒有到達南極點時,他們發送了電報給哈康國王。挪威國內歡慶喜悅,國王也對這項世界首創的壯舉感到非常高興。

 

挪威阿姆登隊南極遠征(1910-1912)

f:id:titioya:20150808130345j:plain

阿姆登隊和競爭抵達南極點的史考特隊都因此聞名,但主要目標是進行科學實驗和搜集標本。

史考特渴望抵達南極點,但僅此並不足以說服贊助者。最終,他成功籌集到資金的關鍵在於強調他的遠征主要是為了科學的進展,而抵達南極點僅是次要目標。這個合理性考量體現了英國人的特點。

他們於1911年1月登陸南極,並花了8個月的時間進行各種科學實驗,同時為隔年春天的南極點攻頂進行準備。

1911年9月,史考特宣布了抵達南極點的計劃。最初計劃使用機械、馬匹、狗隊以及人力的組合運載裝備,但馬匹很快就死亡,機械也迅速故障,因此他們不得不更多地依賴狗隊的力量。

1912年1月17日,史考特隊終於抵達南極點,但卻發現阿姆登隊已在34天前抵達,他們留下了旗幟和標誌。史考特隊意識到他們已經落後。

然而,他們在返回途中遭遇了惡劣天氣,食物和燃料都幾乎用光,到了1912年3月29日,日記不再有記錄。

「我們將堅持到底,但我們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最後的時刻也許已經不遠了。很抱歉,我們無法繼續寫下去。最後,請照顧好我們的家人。」

 

英國帝國南極橫越探險隊(1914-1917)

f:id:titioya:20150808144925j:plain

史考特隊的失敗和災難嚴重損害了當時擁有帝國地位的英國的自尊心。

為了恢復榮譽,英雄歐內斯特·薛克頓站了出來,試圖挑戰前所未有的偉業,即「南極大陸的橫越」。

薛克頓及其隊伍於1914年8月登上耐力號,停靠布宜諾斯艾利斯後,前往南喬治亞島的格里托維肯,然後於12月5日啟程前往南極大陸。

然而,一進入1月,他們的航路被冰封,船隻無法前進。

最終,船隻被固定在冰中,船員不得不離開船隻。然後在11月,耐力號沉入海底。

由於失去了船隻,補給變得困難,薛克頓不得不放棄南極橫越的計劃,努力脫逃到象島以尋求回國的機會。

南極是誰的領土?

f:id:titioya:20150808141642p:plain

自1908年薛克頓首次宣佈到達該地區並聲稱其為英國領土以來,各國競相宣佈了對南極的「領有權」。

f:id:titioya:20150808142407p:plain

Worked by Lokal_Profil

f:id:titioya:20150808143358p:plain

如果未來技術的發展使南極成為人類可以居住的地方,領土爭奪競爭有可能升級為戰爭。因此,在1957年至1959年間,國際會議召開,並制定了「南極條約」。

該條約規定了「禁止在南極進行軍事活動」、「凍結南極的領土主權」和「促進南極的科學研究自由和國際合作」。

領土主張僅被「凍結」,而非「放棄」。

目前,南極條約已經由50個國家簽署,包括日本在內的28個國家在南極設有基地,進行定期的學術研究。

總結

為了實現人類未曾達成的偉業,有人獻出了生命的激情,科學家們則奉獻終身於學術研究。同時,一些國家追求國威擴張和領土擴大。

這種人類熱情的交織推動了南極的冒險和開拓歷史。

未來,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有可能在南極居住。

那時,我們只能祈禱南極大陸不會成為爭奪領土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