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動搖世界歷史的10次重大饑荒


歷史上大量的死亡皆會造成社會的混亂,這些大飢饉在歷史上發生了多次

大量的人們無法獲得食物,導致治安惡化,引發戰爭、內亂,有時甚至導致王國或王朝的崩潰。

這些飢饉的原因不僅僅是自然災害或氣候變遷,還包括政治和經濟政策的失敗等人為因素。

以下是我選出的10個動搖世界歷史的大饑荒事件。

1.536年 地球大寒冷

被稱為「人類史上最糟糕的年份」的天變地異 在大歷史觀的歷史學家中,有人將536年稱為「人類史上最糟糕的年份」。當時位於今天的薩爾瓦多的伊洛潘戈火山爆發,釋放出的二氧化硫和火山灰使整個地球變得寒冷。

除此之外,據說還發生了彗星或隕石的撞擊,導致「異常天氣」的多重因素發生。

從這次火山爆發開始,「冬季時代」持續了十年之久。

例如,拜占庭帝國觀察到「太陽失去光芒的現象」,愛爾蘭發生了「麵包短缺」,中國則在「八月下雪且收成延遲」,中東和歐洲觀測到「濃厚乾燥的霧」,而秘魯的莫切文化則發生了乾旱。

歐洲的平均氣溫下降了2.5°C。541年,埃及爆發了瘟疫,拜占庭帝國的人口死亡了三分之一。

2.1816年 夏天消失的一年

全球農作物受到摧毀的大火山爆發 坐落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上,標高僅有2851公尺的坦博拉火山,卻在1815年4月的一次大規模噴發中影響了整個世界。

歷史學家約翰·德克斯特·波斯特稱這一年為「夏天消失的一年」。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坦博拉火山的噴發,火山灰進入大氣層,阻擋了陽光,使得全球溫度下降。據估計,當時噴發的二氧化硫達到1.2億噸。這一次異常的冷夏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記錄。

  • 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等5州在6月觀測到氣溫下降 美國紐約州在6月降下雪,農作物受到毀滅性打擊
  • 加拿大魁北克附近在6月下降30公分的雪
  • 愛爾蘭的馬鈴薯受到毀滅性損害,引發飢荒 德國食品價格飆升,成為19世紀最嚴重的飢荒,爆發暴動、放火和搶劫
  • 東南歐和地中海東部爆發斑疹傷寒流行病
  • 孟加拉地區突如其來的大雨引發霍亂疫情
  • 中國清朝由於寒冷造成稻作和畜牧業受損

由於火山噴發直接死亡人數估計為1萬人,然而由於噴發引起的冷夏導致飢荒,估計有7萬至12萬人死亡。

3.1896年至1897年「印度大饑荒」

從1895年秋季到冬季,季風雨量減少,導致乾旱問題。1896年夏季也幾乎沒有下雨。作物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飢饉波及印度全境。據估計,約有100萬人在這次飢饉中死亡。

這次乾旱的原因是由艾爾尼諾現象和南方振動引起的。貿易風的強度與往年不同,南太平洋東部的海水溫度下降,導致太平洋中西部的海水溫度上升,使得產生降雨的積雲生成位置發生了巨大偏移。

這場飢饉在1897年夏季的季風雨中得到緩解,農作物豐收。然而,部分地區雨量過多,反而引發了瘧疾流行。

4.唐末大饑荒

黃巢之亂引發的大飢荒 唐朝末期,隨著大帝國邊境防禦需要擔負的軍人大量湧現,其中代表人物安祿山於755年發動安史之亂,軍人們形成了軍閥,造成了民眾沉重的負擔。而在這一情況下,兩稅法和鹽的專賣成為支撐基礎。

874年起,中國河南省及周邊地區爆發大規模的蝗蟲災害,食物遭受毀滅性損失,導致饑荒爆發。無法獲得食物的農民變成了盜賊,治安逐漸惡化。隔年的875年,鹽販黃巣反對政府加強打擊私鹽行為,發動了叛亂。他的軍隊不斷吸納餓著肚子的盜賊團伙,規模日益膨脹,到了880年,洛陽和長安相繼陷落。唐朝陷入滅亡的危機。

黃巢之亂被元帥朱全忠和唐軍將領李克用鎮壓下來。然而,在此之後,實力強大的朱全忠接受了皇帝禪讓,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後梁,廢除了唐朝,進入了五代十國時代。

5. 1315年~1317年:歐洲大飢荒

這是一段描述1315年至1317年期間在歐洲發生的大飢饉。當時整個歐洲受到了稱為「中世溫暖期」的異常氣候現象影響。從10世紀到14世紀期間,歐洲經歷了氣溫溫暖的時期,農業生產力高、經濟發展迅猛、人口增加、文化也得到了發展。然而,14世紀以後,地球進入了小冰河期,而在14世紀初期已經出現了一些預兆性的異常氣候現象。

從1315年開始,惡劣的天候一直持續到1316年至1317年的夏季收成時期。這不僅造成了作物歉收,還使得羊和牛的數量減少了80%。從俄羅斯到義大利,整個歐洲都發生了大規模的飢荒。

飢荒導致了大量的飢餓民眾,犯罪率急劇增加,強盜和謀殺案件頻繁發生。騎士和領主之間的爭鬥也屢見不鮮,使得歐洲人民變得更加好鬥。在1337年,英法百年戰爭爆發。

此外,蒙古的西征對俄羅斯和東歐造成了重大打擊,同時黑死病(鼠疫)大流行,導致當時歐洲的三分之一人口死亡。自此大飢饉以後,歐洲進入了一個充滿破壞的時代。

6. 1601年~1603年:俄羅斯的大飢荒

這場大飢荒引發了俄羅斯的大動亂時代。 1600年2月19日,瓦那普奇納火山爆發,這是迄今為止南美洲發生的最大火山爆發之一,爆發持續了至少兩個星期,在最初的兩天內噴出的大量火山灰填滿了12平方公里的土地。

總計約1,600萬至3,200萬噸的二氧化硫被噴發出來,其中一部分達到大氣層,破壞了臭氧層,而火山灰則遮蔽了整片天空,遮擋了陽光。

結果,1600年至1602年間,歐洲記錄到有史以來最低的冬季溫度,北歐和東歐發生了飢荒。瑞典遭受記錄性的大雪,春季還發生了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在俄羅斯,這場寒冷導致了1601年的大豐收歉收。糧食價格翻倍,黑麥的價格甚至達到每四分之一60至70戈比,因此,許多農民在接下來的一年無法獲得足夠的種子種植作物。儘管1603年的天氣情況較好,但種植的面積減少,飢荒進一步惡化。

當時的沙皇鮑里斯·戈多諾夫為了救濟民眾,以半價出售糧食,向城市的貧困階層提供糧食和金錢,但並未能取得成功。據說當時有相當於人口三分之一的200萬人死亡。

這場混亂導致了鮑里斯·戈多諾夫的統治力量喪失,偽皇帝紛紛湧現。俄羅斯陷入了被波蘭立陶宛聯邦占領的「動亂時代」,而在這混亂之中,羅曼諾夫王朝誕生了。

7.馬鈴薯飢荒

這是一場由人為引起的災難,深深影響著愛爾蘭對英國的反感情緒。在英國併吞愛爾蘭的時代,愛爾蘭的主要產業是農業,生產的大部分小麥都被出口到本國的不列顛島,而農民的主要糧食則是馬鈴薯。

大約在1844年左右,馬鈴薯疫病襲擊了愛爾蘭,到了1845年秋天,三分之一的馬鈴薯被毀。當時的首相羅伯特·皮爾採取了支援措施,如派遣印度產小麥等,但在1846年夏天,皮爾內閣垮台,約翰·羅素接替成為新的首相。

羅素持著亞當·斯密的觀點,主張”政府不應該干預經濟活動”和”應該由市場力量來解決”,因此不僅沒有提供糧食援助,還繼續讓愛爾蘭向本國出口食物。

1846年,馬鈴薯再次遭受毀滅性的損害,人們的糧食儲備耗盡,可怕的饑荒開始蔓延。隨著饑荒爆發,熱病、傷寒、痢疾和貧血等疾病流行起來,甚至健康的人也紛紛倒下。馬鈴薯疫病持續到1848年,造成約一百萬人死亡,約一百萬人逃亡海外。

當時,有一個名叫帕特里克·肯尼迪的農民前往美國,他的後代成為了肯尼迪家族,出現了總統和參議員等重要職位。

愛爾蘭人稱這段時期英國本土對他們的對待為”大屠殺”,這次事件決定性地激發了他們對英國的反感情緒。

8.1943年的孟加拉大飢荒

這是由戰爭引起的一場人禍。1943年,在英屬印度的孟加拉地區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飢荒,導致約300萬人死於營養不良和疾病。

1942年,英屬緬甸和新加坡被日本軍佔領,這些國家的大米出口被停止。此外,1942年10月的颱風導致秋季稻米歉收,進一步壓迫了明年的種植。

然而,1943年是個豐收年,足以供應孟加拉地區的居民。然而,出於對日本軍進攻印度和德國軍隊進攻中東的擔憂,英國軍隊儲備了大量的孟加拉米作為軍用,并向中東的英國軍隊出口了相當數量的米。

米短缺的擔憂加劇,市民開始搶購和投機,米價飆升,孟加拉的許多勞工甚至無法維持基本生計。因此,這場災難造成了約300萬人的犧牲。

英國軍隊盡力提供了超過1億1100萬份的免費食物配給,但這些努力幾乎無法滿足飢餓中的人們的需求。

9.蘇聯大飢荒

乘著大飢荒的機會,烏克蘭人遭受大規模屠殺。從1932年到1933年,當時的蘇聯,現在的烏克蘭、北高加索、伏爾加、南烏拉爾、西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等地發生了大規模的飢荒。

造成飢荒的原因有很多說法,包括不穩定的天氣、農業集體化、急遽的工業化和都市化,以及蘇聯對民族集團的迫害等。到底哪個原因是主要的仍有爭議,但結果是在兩年的時間裡,估計有570萬到870萬人死亡。

天氣不穩定的問題始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到30年代初期,干旱一直斷斷續續地發生,1931年春季更是因寒潮而席捲全蘇聯,導致寒冷和雨水。

集體化是斯大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要決策,希冀實現高效的農業收穫,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完全低效的計劃。農民紛紛遷移到工業化的城市,政府被迫加強對農村的強制徵收,以實現計劃的達成。

此外,烏克蘭人也是這場飢荒中受到巨大傷害的民族。

在飢荒發生的前幾年,烏克蘭的傳統文化,如烏克蘭語的使用和對正教會的信仰正在復興。對於蘇聯領導層來說,這種民族和宗教歸屬感意味著對”法西斯主義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傾向,對蘇聯的統治構成了威脅。

1932年,蘇聯政府強制徵收烏克蘭的家畜和食物,封鎖國境以阻止人們逃往國外,並無情地逮捕和處決不順從的人。當時的蘇聯政府有意實行讓烏克蘭人餓死的政策,導致約390萬烏克蘭人死亡。烏克蘭人將這場飢荒和滅絕結合起來,稱之為”Holodomor”(意為飢荒和滅絕)。

10. 中國大饑荒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大饑荒 1959年到1961年期間,中國,尤其是安徽省、四川省、貴州省和湖南省發生了一場大饑荒。據說這場饑荒導致約4,500萬人喪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大饑荒。

1962年,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表示,饑荒的30%是由自然災害造成的,70%則是人為失誤(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但有人堅稱這是「人禍」。

饑荒的主要原因包括毛澤東的大躍進政策、人民公社在國家計劃經濟內的低效食物分配、過時的農業技術、農民被強制徵用從事鋼鐵生產,以及將鳥類列為害獸並下令消滅的四害駆除運動。

《衛報》的文章中包含了以下這樣的證言。

家裡有人死了,但由於無法獲得糧食供應,所以沒有埋葬,而是把死者放在床上並遮蓋起來。屍體被老鼠啃食。人們互相爭奪屍體來吃。據說在甘肅省,當外地人經過時,被殺並食用。連自己的孩子也被吃掉了。太可怕了。太過於慘絕人寰。

同時,根據這篇文章以楊斌等人的研究為依據,指出當時北京的領導者在1958年時已經知道飢荒的存在,但卻選擇忽視。毛澤東曾經說過:

「平均分配資源只會讓大躍進付之一炬。」

「如果食物不夠吃,就殺掉一半的人,讓其他人能夠吃飽。」

除了以上提到的例子外,人類歷史上無論是哪個時代、哪個地區都曾發生過飢饉。

有些案例可能因為幾乎所有人都死亡而沒有被記錄下來。

有時候這是全球性的事件,有時候是地方性的異常天氣,還有蝗蟲大量繁殖的情況,再加上人類自身的錯誤判斷。從這次的案例可以看出,沒能適時支援受害者,甚至故意忽視他們,似乎人類的疏失更加放大了災害的影響。